2025-08-04 09:23:37
来源:水母网
水母网评论员 张奕
当下,齐鲁大地6000多万亩麦田金浪翻滚,自南向北、自西向东次第归仓,化作粮仓里沉甸甸的收获。从烟台的“种子军团”到高唐的生态防控,从济宁的智慧农业到潍坊的产业融合,一幅幅以科技创新为笔、品牌建设为墨的现代农业画卷正徐徐展开。
“粮满仓”的背后,是科技赋能的硬核实力。烟台的“种子军团”培育出优质良种,让每一颗麦粒都澎湃着“科技芯”;高唐的生态防控技术,守护着粮食的绿色品质;济宁的智慧农业,运用大数据、物联网精准调控,最大化释放土地潜能;潍坊的产业融合,则贯通了从田间到餐桌的价值链。正是这些科技创新的力量,让山东夏粮实现单产全国第一,总产增量全国第一的“双冠”成绩,连续三年实现面积、单产、总产“三增”,为“粮满仓”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。
“好丰光”的呈现,离不开“三夏”关键期的高效统筹与装备支撑。丰收的果实,离不开高效的收获与播种,山东以高效的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。截至6月9日,山东日收获小麦666.5万亩,9.67万台联合收割机在田野上驰骋,机收率高达99.7%;夏种战场上,11.52万台玉米播种机忙碌作业,1266.9万亩玉米已播下,机播率更是达到99.2%。这一组组数据,不仅是机械化水平的直观体现,更是山东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升的有力证明,让“粮满仓”有了最可靠的保障。
“好丰光” 不只于粮仓的充盈,更在于丰收带来的连锁效应。夏粮的丰收,让农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,脸上的笑容多了起来;为下游产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,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;更给全国粮食市场注入了强心剂,稳定了粮食价格,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。从田野里的金色麦浪,到粮仓里的满满当当,再到产业链上的活力涌动,“好丰光”渗透到了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。
这幅“粮满仓好丰光”的画卷,是以科技创新为笔、品牌建设为墨绘就的。站在“十四五”规划的关键节点,山东以占全国6%的耕地和1%的淡水,生产了全国8%的粮食、11%的蔬菜、13%的水产品,当金黄的麦浪与绿色的科技交相辉映,当古老的农耕文明与现代的数字智慧深度融合,山东农业正书写着新时代“丰收中国”的精彩篇章。
编辑:张奕
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:0535-6631311